改革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改革动态 > 正文

新时代怎样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开启了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征程,也让从教37年的安徽省蚌埠第一实验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崔建梅代表兴奋不已:“《意见》健全了教师培训体系、完善了待遇提升保障机制,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和身边的同事都深切感受到,我们真是赶上了教育和教师队伍发展的盛世。”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每年两会,教师队伍建设都是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31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教育部正在制定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对师范教育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确定培养目标、培养重点和政策措施。

1979年,我准备高考时,历史课由语文老师兼教,地理课先由一位音乐老师教,后来改成生物老师教,老师差不多和我同时在学习。而2006年,我担任江苏省锡山高中校长时,教师素质已有很大提升。十多年来,我校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比由3%提升至48%。”从教30多年的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委员,亲身体会与感知着教师队伍的飞速发展。

“我国教师队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崔建梅代表有着相同的感受。她说:“我刚当教师时,培训机会非常少。而在今天,国家对教师培训高度重视,对培训费用做出了相关规定,对经费使用也会做专项检查,确保钱能真正用在老师身上。”

“国家重视,成绩斐然。”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代表用8个字概括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进展和成就。他列举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保护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地位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优良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据教育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578万人。我国各教育阶段的师生比基本达标,教师队伍结构比较优化,普通高校教师中45岁(不含)以下占69.83%,中小学教师中45岁(不含)以下占70.49%。”

新时代,好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2014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给出了明确答案——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四有’是一个有机整体。而师爱,是师魂所在。”唐江澎委员特别强调,仁爱之心,是一名教师的师德之本。在他看来,仁爱之心主要体现在不功利,不因学生一时发展的快慢高低而对学生另眼相看;不势利,不因学生家庭的贫富之别而对学生冷暖有别;要大气,老师的胸怀有多大,学生成长的天地就有多宽,不要把所有的学习动机都逼到功利的角落;要宽容,不因孩子成长中的一点错误就苛责惩处。“可以说,教师的素质就是教育的质量,有了好教师,才能有好教育。”

那么,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还存在哪些短板与挑战?

赵国祥代表指出,近年来,我国师范院校存在“去师范化”现象,教师教育规模总体萎缩、培养模式改革滞后,而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虽参与教师教育,但各方面投入均比较有限。同时,在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得到根本性提高之前,市场交换的原则在教育领域的蔓延会引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从而给教师队伍建设带来极大隐患。

“我国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教育资源分配还不够公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经费投入和教师待遇差异很大,这同样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营造‘乐教、善教、安教’的社会氛围。”赵国祥代表坦陈,“正因如此,教师能不能坚持教育理想,能不能耐得住生活清贫,能不能在与他人比较时坚守自我,也成为一个严峻挑战。”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委员同样认为:“教师工作复杂、繁琐,要求很高,社会期望值也很高,但目前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还不能与之相匹配,由此降低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现在,最优秀的人才往往不会选择当教师,优秀的男大学生则更少选择教师职业,导致教师群体的男女比例失调。”

“在互联网井喷式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教师如何在急速更迭的环境下保持自身素养的持续提升,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赵国祥代表说。

教育部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锻造一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队伍,该从何发力?

“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而师范生的素质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培养出什么样的教师。因此,要从源头抓起,进一步办好教师教育,重点加强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以及经费投入,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为师范院校发挥强师兴国主体作用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赵国祥代表还建议,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建议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同时提升教师准入门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做教师。”倪闽景委员的想法来自改革的实践,“在5年之内,上海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收入增长了85%,教师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加入教师队伍成为一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的选择。”

这样的看法,得到了崔建梅代表的赞同。“目前,教龄津贴一直按照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师教龄津贴的若干规定》执行,但每个月3元、5元最多10元的教师教龄津贴已和现实有较大脱节。”她建议,调整提高教龄津贴,具体可参照当年其在工资总额中的比例。同时,进一步落实《意见》提出的“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公务员享有相关补贴与奖励,教师也应当依法享有,并由各地财政拨付专项奖励基金,根据学校的考核实绩发放。

除了提升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也要注重和加强教师培训。唐江澎委员指出,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对教师定期进行高层次的轮训以及学科集中研修等,让教师获得知识补给和专业训练。

“同时,建议构建‘教学、教研、科研、培训’四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使教师在课堂实战中提高教学素养,在教研活动中提高学科素养,在科研过程中形成个性特点,在多元的培训课程中获得开阔视野。”倪闽景委员强调。

来源:光明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