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很受欧洲学生欢迎的学习目的地,而在欧洲,中国留学生也是欧洲大学中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通过我们的英才教育计划,让优秀的科技人员能够到国外进行交流合作,到目前,已经向515名中国博士生或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奖学金,让他们来欧洲做研究。与此同时,我们也资助了超过两百名欧洲的研究员到中国进行研究,他们主要来自意大利和德国。”欧盟教育、文化、青年和体育委员瑙夫劳契奇说。
11月15日下午,作为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四次会议配套活动,瑙夫劳契奇一行到访复旦大学。他发表演讲并和200多名师生进行了互动。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复旦大学已与56个欧盟国家大学签署了校级合作协议,2015年至2017年3年,有26个欧盟国家的留学生共计3381人次到复旦大学深造。
据介绍,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研究欧共体与欧盟的高校之一,1993年成立了欧洲问题研究中心,致力于组织和开展对欧盟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及内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该中心是教育部地区与国别研究基地和中欧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还是中国欧洲学会欧盟研究分会的发起和挂靠单位,亦是欧盟委员会命名的优秀让·莫内中心。该中心有3名教授被欧盟委员会授予“让·莫内教授”荣誉称号。
“现在欧洲来的留学生学习内容发生了转变。”获得“让·莫内教授”称号的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说,过去大家来中国多是学语言、传统文化、按摩针灸,现在复旦的国际班学生更多是来学经济、学国际治理。
他认为,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的背景下,2012年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启动后的这5年,对中欧关系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欧现在的学术交流已经更加对等了。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从向西方、向欧洲学习的追随者变成了参与者、研究者,在某些方面还是领跑者。”张骥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副教授,此次负责接待瑙夫劳契奇。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这位35岁的学者感受最深的是,中国学者现在的使命是必须要提出中国崛起后,要在国际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欧洲一向倡导多边主义,中欧在这方面有共识。特别是在今天美国在全球治理中开始有所退缩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什么都靠跟随西方学习,而是必须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张骥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过去西方国家都指责中国的碳排放问题,要求中国必须改。随着中国政府提出新发展理念,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的主动诉求。如今,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成为全球治理的引领者,欧洲非常认同中国这样的理念和行为,美国则选择退出《巴黎协定》。据介绍,在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框架下,目前复旦大学与欧盟国家伙伴大学共建了5所孔子学院,与哥本哈根大学合作成立了“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致力于深化中欧的学术伙伴关系,引领中国研究领域的新视角,推动全世界范围内的当代中国研究。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