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改革动态 > 正文

钱锋委员:高校要将创新创业融入整个培养体系

高校要将创新创业融入整个培养体系——访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委员

  

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明确了今年将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当前,大学毕业生总量、实现就业的人数虽不断增加,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也是不争的事实。记者就此采访了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委员。

记者: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为4%,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平均为2%,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什么低?症结在哪里?

钱锋委员: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创业应该具备怎样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如何掌握这些创业素质、提高能力,以及怎样提高执行力是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大学生创业的难点在于缺少资金与经验。由于缺乏商业信用,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与社会没有接轨,导致融资借贷困难;由于缺少经验,对市场情况不了解,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容易误入方向。

  

大学生创业环境不佳。外环境体现为创业政策是否优惠、创业培训是否到位、创业平台是否完善、创业手续是否便捷,内部环境主要在于创业者自身,是否能够脚踏实地、关注细节,针对每个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记者:所以说,创新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说来容易,做起来不易。

钱锋委员:自主创业属于“三高”行业,挑战性高、技术含量高、淘汰率高。合格的大学生创业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坚毅、自制、勇敢、果断等品质,要具有风险意识、商业意识、团队意识。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培养体系,贯穿培养过程,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支持大学生创业,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三方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协同,完善政策。政府要从政策层面帮助大学生解决贷款、工商注册、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问题。社会机构要提供培训、统筹资源,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比如,设立重点支持创业大学生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风险基金。科技园、城市配套商业设施、闲置厂房等现有资源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并且要将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业辅导相结合,创新孵化方式,完善孵化功能,提高创业孵化成功率。(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