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它山之石>>正文
马陆亭:大学应重视学科群建设
2017-06-14 15:17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提出,学科得到大学内外的空前关注。这一方面是对的,因为大学由学科组成、学科是大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但另一方面,学科建设、学科评估也陡然承担起巨大的压力。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省市已出台了自己的建设方案,“双一流”似乎在由高精尖向高等教育的“全民盛宴”演变。为此,笔者曾经提出学科建设的主体责任在大学内部的二级学院,如果上上下下都把目光聚焦到学科身上非把学科“烤焦”了不可,还怎么建成一流学科?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大学的主体责任是什么呢?答案是学科群建设!

为什么说学科发展的主体责任在二级学院

学科既是知识概念体系,也是学术制度安排。因此,学科是可分、可定、可扶、可评的,遵循着科技发展、社会需求和认识理念三重设立逻辑。依据不同的逻辑,学科的知识分类和组织方式会不同。由此推论学科的可评是在同一逻辑下进行的,而依据不同的设立逻辑学科又是不可比的,这揭示出学科复杂性的一面。进一步地说,评出来的好学科又只能代表过去,而不能代表未来。因为未来的领先学科是科学的前沿和技术的先导,具有强大不可预见性,可以评但不能依据评价结果来建,这揭示了学科复杂性的另一面。

大学教师归属于一个学科,研究越做越深,懂得越来越多,水平也就越来越高;同时归属于一个单位,在单位里不断晋级获得成长,头衔就越来越大。这就是教师成长的逻辑。因此,教师个人需要发表文章、争取科研经费、参加学术交流以赢得同行承认和社会声誉,同时他们直接面对学生,教书育人是其本分。

学科发展,表明影响力增加,人员编制越来越多和层次越来越高,运用资源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大。学科的组织单元具体落实在大学内的二级学院,因此学科强弱关乎学院的生存状态,学科发展是学院的头等大事。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学院面对着两类竞争、合作关系,一是与外部其他大学同类学科的比较,二是与本学校内部不同学科的比较。所以,每个院系既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代表,院长的责任重大。

如果说办大学就是办学科,其实意味着的是办学院。校院关系就不仅仅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了,学校成了各学院间的利益协调人和平衡者,由此笔者也曾经提出要在大学构建学院联邦制的学术治理模式,构筑院长、教授最牛的大学文化。试想,如果学科成为了世界一流,学院当然就有着世界级的影响,其院长、教授还不够牛吗?还对应行政级别干什么。

综上,学科是教师的生存饭碗,学科水平特色是学院的生命线,学科建设的主体责任在大学二级学院。

办大学其实是办学科群

当明确了学科是学院的生存基础、学院是学科的责任主体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大学的责任是什么?

让我们回归常识。当人们想到高水平大学,总不外乎其人才辈出、引领科技和社会发展,其实就是育人、前沿和责任三个主题词。进一步地说,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前沿、大学精神文化才是学校层面最应该抓的重点工作。那么,围绕着这三项重点,与学科关联最密切的内容就是学科群建设。

首先,科技创新前沿和一线社会需求不单纯是通过内敛式的学科建设就能达到的,而主要是学科分化、综合的结果,跨学科异乎寻常地重要。例如,在学科体系的演进长河中,同一学科衍生出了线性学科群,相邻学科融汇出了相关学科群,异质学科作用出了交叉学科群,产业发展孕育出了应用学科群。一流学科必然是冲破已有学科束缚脱颖而出的,这也是国外著名大学非常重视多学科协同研究、跨学科组织架构的原因,因为这是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创新最容易产生的地方。对大学而言,学科是一簇一簇发展的,呈现出的是一个个的群落,而不是孤零零的个体。大学层面应关注学科群建设,而不是单一的学科建设,应思考理论、应用、边缘、交叉、新兴、产业等不同概念的交织。特别是基础、新兴、跨学科的发展更需要学校的整体规划,因为单纯靠学院、教师的自发动力很难推动。

其次,创新性人才培养既需要其知识体系的高度结构化,又需要其知识面涉及多个学科。结构化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且这种能力的可迁移性很强,这是心理学研究得出的规律性结论。知识面广表明学生的知识结构可以且需要与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一样——教师需要学科的深度以显示水平,学生需要学科的广度以适应社会。因此,如何把多学科的东西组织在一起,通过教学安排而形成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应该关注的大问题。学科和专业的关系可以是大小从属关系,我们的传统教学一般是如此安排的,但最好是纵横交叉关系,这是今后大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从属于学科,从自身学科的角度提供课程,而学生从属于专业,可以选择不同学科教师开出的课程,这时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就与自己老师的知识结构完全不同了。该专业是大专业的概念,模块式学分制是有效的实现方式。

第三,人的成长是多元的,需要大学之“大”,这种大首先就是多学科的氛围。高等教育与先进文化相融相生,以科学精神、专业理念引领社会发展,包含由理想、价值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因此大学需要有自己的责任担当,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是当今大学教学不能回避的选择,而这均需要相应的学科基础。即大学的学科选择,不单单是从学科发展的需求或规律来考虑的,还需遵循教育规律以满足育人需求。

由此可见,多学科发展、跨学科合作、学科群构建才真正是学校领导要考虑的事情,这既涉及科学的前沿、产业的发展,也涉及对学生的培养。一流学科、一流人才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竞相而出。

大学推动学科群发展的主要路径

大学的发展是一个学科生态的问题,既要保持住基于传统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地位,又不能阻碍基于创新或应用的新兴学科的涌现,学科的群落是互补、支撑和动态的。因此,合作比竞争重要,竞争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张力,而合作则是为了前进和推陈出新。

学科群与跨学科关联密切,学科群有助于跨学科,而跨学科孕育着新学科群。因此,跨学科有利于催生创新,而合理搭建学科群是有助于创新的制度选择。进一步推论,加强学科耦合作用是大学推动创新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说有通过学科群建设实现学科互融交叉和通过跨学科研究培育新的学科群两大基本路径。

首先是以学科群建设为主导的路径。这是一条相对传统的路径,很多学校其实有意无意地都在这么做。主要的做法一是围绕主干、优势、特色学科搭建学科群,二是把学校现有的学科合理归类搭建出若干不同的学科群,这样学校发展的特色、方向也就有了。此做法的好处是简单易行,也规整好看,不足之处是对科技、社会的未来发展需求照顾不够。但总体来说对学校还是有利的,因为抓住了主要矛盾,学校发展的有序性会增强,学科间的支撑、关联作用也会增强。

其次是着力推动跨学科的发展。国外高水平大学一般都重视这一路径,其一是他们对学科的认识比我们要宽泛些和柔性些,其二是非常重视合作研究,其三是问题导向,而当今的问题多数是综合性的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由此,跨学科中心(所)模式就浮出了水面,得到普遍的关注和应用,当然它又是多形态的。如基于机构设立的层级,有超越院系的跨学科中心、也有在同一院系之下的跨学科中心,前者规模大力量强,后者精干和便于组织;基于时间长短,有的长期稳定存在,有的基于特定问题,问题没了队伍也就散了;基于职责赋予,有些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而类似于一个院系,人员可以在中心内部成长,有些则是大家兼职来干。

跨学科中心,犹如在大学的常规发展中加入的催化剂和润滑液,既有利于创新和应用,也有助于教师的交流合作,还能克服缓解一些因组织固化而带来的难以解决的人员个性矛盾冲突弊端,是因事聚人而不是因人生事,能不断地产生新的活力,因此广泛受到大学这一创新型组织的推崇。而其形式又是灵活多样,具有多种实现路径,便于各大学依据自己的情况多元探索与尝试,进而不断超越自己。(作者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本文有删节)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