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它山之石>>正文
新一轮审核评估来了!如何优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所“双一流”有心得
2022-03-22 10:36  

谈及北京林业大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及特色,教务处处长黄国华分享道,该体系具体由基本层、保障层、运行层三个层次构成,“一体规划、质量引领、重点监测”可谓是其显著特色。在黄处长看来,一个优秀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尤需紧抓“质量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反馈”这三要素。



2021年2月初,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并提出“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在附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中明确列举了要对高校“质量保障能力”进行重点审核的指标及对应内容。譬如在二级指标“质保机制”方面,会重点考察高校的“自我评价机制、评价结果反馈机制、质量改进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情况”。

本科院校应该如何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契机,优化自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此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特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北林”)教务处处长黄国华,为我们分享相关工作经验。同时围绕北林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特色、如何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价、教学质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问题,也请他进行了详细介绍。


麦:您认为本科院校应该如何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契机,优化自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北林已采取哪些举措?



黄国华:新一轮审核评估是高校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大好契机,我认为高校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质量保障体系的优化与建设:

(1)全面夯实本科教育基础师资、经费、教室、实验室、体育场、图书资源等各方面基本条件均应按评估标准达标创优。

(2)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把“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等党对本科教育教学的要求全部落实到位,专业建设、课堂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发展、创新创业等关键环节有部署有实效。

(3)建立系统的质量观。用一流的人才培养理念与认识树立一流的质量标准,建设一流的质量文化,鼓励所有教学单位争一流,支持每位教师争一流,引导各部门为争创一流提供一流支持,发挥所有单位在本科教学特别是一流建设中的作用,深挖各部门的育人功能与内涵,共同担起人才培养重任,让人才培养真正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并以此为核心,带动学校各项工作,推进事业发展。

面对新一轮审核评估,北林当前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准备:

构建本科专业建设的标准化与质量体系。学校全面推动本科专业标准化建设,引导专业围绕国家标准、认证标准、评估标准进行建设,注重学生的获得感,用人才培养方案年度化修订带动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保证培养方案与知识发展相匹配、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匹配。

方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校调整充实教师发展中心,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校内校外渠道,加强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能力培训,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创新大赛等品牌赛事,打造了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全面对标对表,以评估指标体系为尺度,全面梳理本科教学各项工作,注意补齐短板。



麦:北林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构成及特色是怎样的,希望您能具体分享一下。



黄国华:我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体由基本层、保障层、运行层三个层次构成。

在基本层面,学校建立了质量标准体系,主要是建立了专业、课程、教案(课程思政)三个层级的质量标准。专业质量主要是推行国家质量标准和专业认证的标准与要求;课程标准主要是落实以“两性一度”为核心的一流课程标准,也就是说建成“金课”,挤掉“水课”;教案标准主要是科学设计知识体系,合理规划教学设计,巧妙融入课程思政。

在保障层面,学校实现了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条件建设的同步推进。其中,在教学能力培训上,主要是广泛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校内外培训与交流,确保教师教育理念先进,熟悉教学改革前沿,熟练掌握基于不同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在教学条件建设上,主要是教室、实验室等基本条件建设,以及近年越来越需要的智慧教室、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建设,为教师教学采取新方法、新手段提供基本保障。

在运行层面,一是质量体系自运行,让质量标准与质量要求成为每个教学单位和每位教师的教学底线,形成内生成长闭环体系,让所有的教学工作运行在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之下,建立起“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是评价监测,主要是以教师的课程教学评价、专业认证评估、学生信息反馈、教学督查月、教学督导、教学检查等多样化方式,对质量效果与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多维度的质量评估与评价;三是反馈改进,通过即时反馈和定期反馈两种形式,及时将质量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具体责任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自主式或辅助式改进策略,尽量及时地解决有关问题。

“一体规划、质量引领、重点监测”可谓是我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特色。质量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一体推进的同时,学校确立了“抓教学就要抓质量,抓质量就要全面抓”的工作思路,把质量工作融入教学日常,作为教学经常。

在“质量标准领航,重视质量建设”方面,学校设计了以“优质课程建设工程、教材编选推进工程、卓越课堂打造工程、师资领航工程、教育教学评价综合改革工程”五个工程为主体的“一流专业建设行动”,紧紧抓住“专业、课程、教材、教学能力、教学条件”五大质量建设基础要素,全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五育并举”的发展模式育人体系,夯实了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

在“深化监测结果运用,注重反馈与促进并举”方面,学校不断完善多维度立体化的教学质量评测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监测结果的充分运用,创建了基于改进短板的评测信息反馈机制以及基于因课制宜的分类改进方式。

特别是在破解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的关键问题上,学校创新地运用系统性评测数据作为科学指导,支持本科专业的“撤、停、减、缓、转、增”,大大提升了质量保障体系的功能发挥。


麦:北林是如何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价的?您认为在保证严格和高要求的同时,如何兼顾可操作性?



黄国华:我校已构建起课程评估、专业认证、学校审核评估三级评估体系,形成了教学检查、重点督查、督导听课、同行评价、学生评教的五维评价方法体系。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质量实时监测与评价的主要路径是学生评教、督导听课。

在保证严格和高要求的情况下,实时监测的可操作性主要在于评价人的公平性与异常数据能否较好地剔除。不论是学生还是督导,我们希望他们的评价和反馈是公正的、客观的,面对异常数据,必须按照统计学的数据分析,结合这位老师前后几年的教学和同学期不同课程的教学进行对比分析,慎重作出结论。

面对学生评教涌现出来的困难,我们考虑下一步将学生评教转为课程评估,也就是从“评教师”转为“评课程”,包括“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课程内容的科学性、课程目标的达成度”等几个基本方面,争取通过这样的努力,一方面淡化学生评教中对教师的主观评价,另一方面增加对学习收获的客观评判。

当然,我们也在考虑尝试开展“即时性评价”。教师每学期在课上至少开展3次随堂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点评,同时,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对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评价。在这样的即时性评价中形成有效对比和即时沟通,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收获感不断提升,成为北林课程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一个特色。


麦:北林是如何收集教学质量相关数据的呢?



黄国华:我校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是与教务系统融合在一起的,两个系统的融合实现了数据贯通,教务系统有较好的数据积累与存储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数据采集比较顺畅,统计分析依托教务系统就能实现。

此外,基于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监督的新理念和新发展,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还在持续增加新模块、新维度、新功能,这个系统已经变成一个颇具扩展性的、服务于本校实际需求的质量保障基础平台。

另外,为了准确采集全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我校在2018年印发了《北京林业大学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与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保障了学校各单位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对相关数据的统计与积累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协同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了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日常采集与管理应用工作,为审核评估奠定了比较好的工作基础。



麦:您认为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高校尤需做好哪些方面的考量呢?



黄国华:一个优秀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需要抓住三个要素——质量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反馈。

质量标准要客观明确。如果说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框架”,客观明确的质量标准就是让这个“框架”体系有一把优秀的“尺子”。

这个“尺子”要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提供努力的基本方向、实施的基本依据、评判的基本标准。

让教师明确教书育人中哪些是必须做的、要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去做。同样,只有这个标准非常明确,学生才能对自己的学习作出相对科学、相对统一的评价,对教师的讲授作出相对统一和大致公平的评价。

通过质量标准,特别要认识到,评价不是主观的或者至少不是过于主观的,而是相对统一和大致公平的。

量管理要形成自运行的内生动力。这里的管理不是狭义上的管理,而是指形成了规范的、环环相扣的闭环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全面设计、实施流程、自主运行以及质量评价、质量监督等。

这样的闭环质量管理能让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活起来”,让质量标准“立起来”;这个体系可以让更多人知晓教学质量标准,通过老师的内生成长动力,让每位教师按照质量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进行有规则的教学评价,管理人员实施有目的的教学监督。

通过加强以自运行为主的内生动力建设,促使教学质量管理更加有效,有利于建立师生畅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学习成长的教学模式,形成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的教学共同体。

质量反馈要及时精准有利于改进。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师生的“教”与“学”得以改进。当前,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不断完善,发现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准确性越来越高,但从质量提升的角度看,更重要的问题是能不能及时改进,也就是让同样的问题不带到下一节课程,更不延迟到下一轮次教学中。

这样就需要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发现的问题及时精准地反馈给教学者、管理者或学习者。特别是针对教师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快速反应,通过教学理念和方法培训、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朋辈交流等方式促进“教”与“学”的快速改进。

                                                                                                   来源:麦可思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