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高教动态>>高教简报>>正文
高教动态与参考 2021年第3期
2021-06-16 12:57  

编者按:编者按:“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窗体顶端

编者按: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陈宝生部长在会上做了《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的讲话,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同年9月1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即“高教40条”),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以本为本”就是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将其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新一轮审核评估将“以本为本”的落实情况和“四个回归”的实现情况作为审核重点,因此本期简报以此为专题,介绍“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内涵及建设路径,以及部分院校的建设经验。

窗体底端

理论探讨

“以本为本”的五层意蕴

今年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这是新时代办好本科教育的行动宣言。作为新兴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五有”为重要抓手,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做有灵魂的本科教学    

“要做有灵魂的本科教学”是本科教育的本质要求。

“有灵魂的本科教学”,首先就是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有灵魂的本科教学”还意味着要塑造有精神有文化的本科教学。《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古人大学之道的灵魂,他所追求的是为卓越、为梦想永不停歇的精神。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开创了盛极一时的“讲会”制度,他没有门户之见,邀请陆九渊到书院讲学,开创了中国学术自由的先河。著名教育家、北大前校长蔡元培所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是中国教育家所追寻的大学教育的灵魂。

做有水平的本科教学

“要做有水平的本科教学”是本科教育的价值追求。

纵观世界上的著名大学,可以看出,“高水平”是这些高校非常明显的价值追求。

什么是有水平的本科教学?我们可以有很多评价指标,但最根本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功培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要构建起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等。在这个完整的体系中,学科体系是基础,教学体系是关键,教材体系是条件,管理体系是保障,而思政政治教育体系是核心。

二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学识,有仁爱之心。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求教师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必须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并能以“四个自信”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教师爱岗敬业,用事业心对待工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有扎实的学识,要求教师能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时刻站在学科的前沿阵地,能以最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用最先进的理论引导学生,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有仁爱之心,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心,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帮助学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要构建起高水平的管理体制。高水平的管理体制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就是坚持把本科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所有的管理、服务措施和办法都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善意及其潜能。高等教育的管理就是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整合各种资源,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学生的发展成为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人。

做有研究的本科教学

“要做有研究的本科教学”是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

“有研究的本科教学”,需要每一位教师把教学当成科学来看待。教师不能是传声筒、教学不能是满堂灌,高校教师绝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要研究教学、研究课堂、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对象、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特别是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我们的本科教学还起着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作用。

“有研究的本科教学”,还需要每位教师提升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用科研促进教学。把握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积极探索真理、探索新知识,研究新理论、新问题。

一是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次,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二是加大教学奖励力度,绩效考核对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视。三是运用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手段创新。四是科研资源向教学全面开放。五是依托高水平科研凝练专业课程特色。

做有追求的本科教学

“要做有追求的本科教学”是本科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动力。

“有追求的本科教学”是学校不断发展的保障。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我们必须具有高远的追求,才能彰显学校的价值。这种高远的追求,包括高规格的人才培养定位、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的管理体系和高水平的服务体系等。在这些追求中,高规格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核心追求。培养高规格的人才,必须重视培养规格、培养标准、培养特色、培养策略等问题。而这些要素,都必须从高标准、高要求出发,科学设计,竭尽全力追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确保本科教育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也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有追求的本科教学”还应是高校教师不懈的追求。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只有不断朝着十全十美的方向发展,人才慢慢发展成为完美的人。作为高校教师,我们的教学也要有理想有追求,不仅要教好课,还要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

做有温度的本科教学

“要做有温度的本科教学”是本科教育的服务特色。

本科教育关系到千万学生发展,更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所以,本科教育必须以人文关怀为底色,以关心学生成长、保障学生发展为导向,把学校的育人理念、育人策略、育人资源惠及到每一名学生,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

“有温度的本科教学”首先意味着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就是在广大教师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给学生发展创造各种机会和平台,让他们的潜力得到挖掘、才能得到发挥、自信心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展现。

“有温度的本科教学”还意味着营造一种“坦诚相待、平等交流”的人文情怀。没有人文情怀的大学不能称之为大学。大学的人文情怀首先体现在师生交流之中。“有温度”就是要营造这样一种情怀,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老师的温暖、同学的温暖。

徐匡迪院士曾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要本科院校全体师生员工能以高度的事业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的艺术精神,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创新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有希望全面振兴我们的本科教育。/王卓华(玉林师范学院院长)

来源:《光明日报》 2018.12.20

“以本为本”贵在精细化

高等学校以本科教育为最核心目标,反映了高等教育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明确提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这是对本科教育相关责任主体发出的最明确的信号。理解、落实和实践“以本为本”将成为将来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

精细化管理是工商界长期探索的一种高进阶管理模式,其本质含义是指企业通过全员参与、流程再造、风险控制等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管理精细化的精神也可应用到高校管理中,特别是“以本为本”的落实过程中,因为“以本为本”也需要全员参与、流程再造和风险控制。

“以本为本”需要高校全员参与,教授是本科教育的重要主体,但是仅仅让教授行动起来是不够的,学校的干部、管理人员甚至后勤人员都要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高校工作分工很细,但都与教书育人有关。只有增强对职业的神圣感的认识,才能做到本科教育工作的精细化。耶鲁大学的斯文森先生在华尔街和耶鲁基金会工作中选择了耶鲁,原因很简单:服务耶鲁这样一所知名大学,机会之难得,意义之非凡,非金钱所能衡量,这就是他最经典的回答。

“以本为本”需要流程再造。何谓流程,就是让一项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操作性步骤。本科人才培养是一件巨大工程,仅仅靠领导强调一下校长喊喊口号是无济于事的。流程涉及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招生到入学之前、培养过程、毕业之后发展跟踪。与国际高等教育相比,我们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上所下的功夫不算很小,但是毕业之后有没有为毕业生提供发展支持、以什么方式支持、支持的效果怎么样,就需要高等学校认真反思了。正如有教授所言:不能因为学生一毕业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还得有一个后续质量保证系统。从人才成长要素的国际比较来看,我国高校学生在知识素养和道德情操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独立性却相对欠缺,我们有没有为学生思维的改善提供条件和自我熏陶的环境呢?流程再造还涉及资源的投入,有了资源,任务容易实现。资源缺乏,任务将难以实现。就本科教育的核心资源来看,生师比是一个关键指标。好的本科教育,生师比是比较低的。与发达国家大学相比,我们的生师比往往高出一倍多。与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相比,我们的生师比,问题更为严重。只有大力增加教师职数,降低我们的生师比,“以本为本”的精神方能落到实处。

“以本为本”也需要风险控制。本科教育阶段既是出成绩的阶段,也很容易出问题。针对本科教育的全过程,高校一定要增强风险识别意识、提高风险规避能力、培育风险发生后的善后处理能力。本科阶段是学生问题集中爆发的时期,尽早识别问题的存在及性质,也是抓好本科工作的一部分;不让问题发生少让问题发生,也是高校重视本科教育的体现;处理好本科教育所存在的风险问题,也反映出抓好本科教育的能力。本科教育的问题不是孤立的,或多或少都与社会有关系。处理得不好,不仅对高校影响不好,而且还会发酵变异,酿成社会危机。高校与社会是联动的,稍有不慎,小问题就有可能失控,进而酿成社会问题。以就业为例,美国在北非和西亚所发动的颜色革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学生失业这个导火线而“导演”成功的。

总之,“以本为本”只有通过精细化,方才能够提高实现度。因为精细化的目的是要形成全面质量管理,全员参与是其根本;因为精细化的目的是强调流程及流程再造;还因为精细化的目的是防微杜渐,严防小问题酿成大祸。

当然,在落实“以本为本”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也要做好思想上的进一步澄清。第一,“以本为本”与研究生教育并不是对立的;第二,“以本为本”与科学研究并不是对立的;第三,“以本为本”与研究型大学的理想追求也并不是对立的。深入推进“以本为本”必须从细微处入手,大礼不辞小让,河海不拒细沙。这不仅是精细化之精髓,也是老子的信仰: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始于易。“以本为本”,贵在持续改进。/洪成文(北京师范大学)

文献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8(Z3)

“四个回归”引领“一流本科”建设的意义、战略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也将从新的起点“再出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积累,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在规模上和数量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并跃居世界前列。如何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升级、变轨超车与改革创新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课题。“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底色,为破解本科教育中的各种困局,顺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要坚持以本为本,深刻认识并全面推进“四个回归”,实现“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中国梦”。

“四个回归”在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价值

“四个回归”是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思想。“四个回归”主要是指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其中,“回归常识”是回归“学习即读书”的常识,是关于学生学习的本科教育改革;“回归本分”是回归“教学即教书育人”的本分,是关于教师教学的本科教育改革;“回归初心”是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关于本科教育办学方向的坚守与回归;“回归梦想”是指高等教育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是关于教育为国家社会服务的价值实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四个回归”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第一,“四个回归”落实和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明了中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四个回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于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服务于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路布局。从“回归常识”,狠抓学生学习和人才培养质量,到“回归本分”,严格教师教学与院校课程设置与管理等,再到“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坚定本科教育“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四个回归”彻底地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明了中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

第二,“四个回归”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延展了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话语体系。“四个回归”的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思想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和基本逻辑的通俗表达。一是联通了“现在与未来”,搭建了从现实走向未来的桥梁蓝图。二是比较了“国内与国外”,勾画了中国“一流本科”的发展路线图。三是贯通了“小学—中学—本科—研究生”的教育体系,明确了本科教育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奠基性作用。四是厘清了“教师与学生”的天职,学生“回归常识”刻苦攻读,奋斗练就真本领;教师“回归本分”,传道授业,潜心教书育人。五是整合了“专业与通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性和全局性,通过“三全”实现“立德树人”。这些论断和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国情,放眼国际,延展了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话语体系,也丰富并拓展了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

第三,“四个回归”直面分析了中国本科教育的现实,提出了中国本科教育问题解决的行动指南。一方面,“四个回归”直面本科教育中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的导向等问题,透过问题还原了教育的本质。并规划了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四个回归”是本科教育的“定盘星”;另一方面,“四个回归”又坚持了“抓住主要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与核心标准,明确了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的“中心”。在根本上,“四个回归”与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就是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结果上,“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并要求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各类资源、高校的标准和政策都要主动聚焦到这个中心与根本上来。因此,有规划、有布局,有中心、有重点的“四个回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指导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

任务与方针:“四个回归”与写好本科教育“奋进之笔”的战略

第一,“四个回归”与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四个强调)。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了“四个回归”,同时也强调了“一流本科”教育的四个重点问题。一是学生负担的问题。“回归常识”需要本科生回归“读书”的常态,刻苦攻读,砥砺“真本事”。通过转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与学习评价,进而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二是教师评价的问题。“回归本分”要求大学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引导教师弘扬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这必将有助于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问题。“回归初心”明确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回归初心”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与出口上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相整合,保障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四是各类学校争创一流本科的问题。“回归梦想”是教育要积极回应党和国家的殷切期盼,有力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四个回归”与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的攻坚难题(三个攻坚)。推进“四个回归”,不断攻克难关,助推“一流本科”建设和写好“奋进之笔”。一是在专业建设上,实施一流专业的“双万计划”,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优化区域专业布局,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二是在课程设置上,变革通识教育,实现从“学科”到“能力”的转向;整合学习经验,实现从“课程”到“生活”的转向;拓展学习自由,实现从“有限选择”到“多元选择”的转向。三是在教学改革上,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助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重塑教学形态,大力推进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学吸引力。五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突出产教融合,推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加强实践育人的平台;强化学科交叉,扩大学生学习自由,通过学科交叉共育复合型人才;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六是加强大学的质量文化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强化督导评估,凸显高校的质量体制意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积极作用,通过评估促进质量改进。

第三,“四个回归”与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的战略设计(五个一些)。“四个回归”洞悉了中国本科教育的现实问题,写好“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的“奋进之笔”需要做好“五个一些”。一是内涵式发展要更深一些,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建好质量文化。二是领跑发展要更快一些,要把握好战略机遇,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加强新工科建设,加强医学教育、农林教育、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三是公平发展要更实一些,要补齐区域发展短板,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集聚溢出效应”,引领带动高等教育集群整体发展。四是变轨超车要更坚定一些,要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重塑教育教学形态,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推动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变轨超车”。五是创新发展要更紧迫一些,要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魄力、更大的智慧探索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技术、新模式、新文化,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建设世界高等教育新高地。

实践与保障:“四个回归”与“一流本科”建设落地生根的措施

第一,革新观念,提高“四个回归”实践的自觉性。一是牢固树立“本科优先”的自觉观念,确立本科教育的核心地位,在政策上、资源上、精力上加大对本科就业的支持。二是不断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营造“回归常识”的自觉学习文化,引导学生刻苦攻读,学会学习、爱上学习,引导本科生创新创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二是抓紧建立以教学为中心,“回归本分”,建立“课比天大”的教学自觉文化,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三是“回归初心”,坚持“德性为先”“立德树人”,强化“三全”育人的德育文化,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全面渗透到课程的各个环节。四是“回归梦想”,坚信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教育“中国梦”,积极捍卫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自觉为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奋斗。

第二,直击问题,增强“四个回归”实践的针对性。“四个回归”和“一流本科”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要有效推进“四个回归”的实践,必须直击“一流本科”教育的现实问题。一是学生学习投入和教学质量的问题,二是专业设置雷同,本科教学的特色彰显不够,与经济社会的需求联系也不够紧密。三是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总体偏低。四是评价标准有失偏颇,教学评价以量代质,评价标准简单划一。因此,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推进“四个回归”以问题解决作为建设“一流本科”的真实成效。要根据具体问题,制定具体方针,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之策,对推进“四个回归”的困厄一一破解,进而提高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第三,坚守标准,确保“四个回归”实践的实效性。具体来说,一是坚持“回归常识”,对所有本科生的学业成就采用“严进严出”的评价尺度,统一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业评价标准,通过评价切实提高本科生的学习质量。二是坚持“回归本分”,严格把控教师评价标准,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通过评价引导教师教学投入与教学改进。三是“回归初心”,把人才培养结果的“德性”尺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按照“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评价人才质量。四是坚持“回归梦想”,把“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给国家经济社会带来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来衡量“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的成败。

第四,优化机制,增进“四个回归”实践的协同性。增进“四个回归”,实施“一流本科”的教育改革还需要理顺教育系统内外的体制机制,强化“四个回归”实践活动的协同性。在教育系统内,一是在国家层面,尤其是教育部、财政部等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做好增进“四个回归”实践的顶层设计。二是在省级层面,教育部门要发挥好“战略指挥部”的职能,加强综合协调,政策引导,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高校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好“一线指挥员”的担当和权责,带头抓、带头干、带头改。广大教师要发挥好“战斗员”的关键作用,投入足够的精力、投入足够的时间,潜心教书育人、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培养好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在教育系统外,也要广开言路,接受各级各类社会监督;广开门路,接受各种渠道的支援和帮助。

第五,夯实保障,强化“四个回归”实践的长效性。推进“四个回归”与“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离不开各种各类的保障机制。一是立法保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二是制度保障,明确“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制度标准。三是组织机构保障。四是财务和资源保障,推进“四个回归”与“一流本科”教育改革需要配套的经费和资源以保障实践的进行,因此,也要加大“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的投入,按需配置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保障推进“四个回归”实践的长效性。/李宇凯 刘俊贵

文献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9.13/14

校长视点

新时代本科教育的内涵建设

——兼议“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是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部首次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本科教育的会议,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以“本科教育”为名的全国性教育工作会议,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针对本科高校,会议充分强调本科教育作为“大学的根和本”的重要性,并提出“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大学校长要争做“本科校长”。在“双一流”建设的时代重音下,作为“双一流”内涵之一的“本科教育”为何倍受关注?要切实落实“以本为本”,作为大学校长是否成为重视本科教育的“合格校长”十分关键。如何做“合格校长”?坚守教育家办学初心,坚持以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为学校的首要优先事项,通过制度设计和文化引领,保障学生回归刻苦读书学习常识,教师回归潜心教书育人本分,学校回归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初心,倾力奉献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的校长就是合格的校长。

一、坚守理想:追求“全人”教育

理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的人才培养理想蕴含着对大学存在与大学何为的价值判断。康奈尔大学校长鲁兹曾说:“公众是通过本科教育直接认识大学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指出:“直接决定人们行为的是物质和观念的利益,而非观念。但是,观念所创造的‘世界观’往往像扳道工那样规定着利益驱动行为前进的轨道。”在一定的条件下,观念对人的行为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是不可置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才培养模式要素选择与确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本科高校校长,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全人”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教育,是传授知识的教育,是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校长应在终身教育的全景中看待本科教育,将其出发点确立为“全人”塑造。与过去仅有少数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年代不同,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本科教育不再是高层次主流教育的终点,而是更高层次精深教育的基础台阶,或是从事终身志趣职业的创造力源泉。“全人”教育,对于本科而言,是一种广泛的、非功利的、超越专业知识的教育;大学生不能仅仅具有专业知识,而应具备广泛的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知识,特别是具备在更大的知识背景中从事本专业工作、进行思考的能力,并且还应具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及特定的人生态度。中国一直难以回答的“钱学森之问”,吸引着国人和学界不断审视和叩问本土创新型人才培养观的瑕玷。有人研究20世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466名全球顶尖科学家之后发现:41.63%的获奖者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尤其是在最后25年,交叉学科背景者占当时获奖者的49.07%。这些统计表明:极力支持学生在本科阶段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学生被激发出来的无尽奇思妙想和从而自发寻找到的终生专业志趣就水到渠成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本科阶段是青年学生成熟心智、拓宽视野、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相对于整个专业教育,本科教育更有“立人”之责,与研究生教育更突出的“专深”应有不同的教育逻辑。近年来应国家战略急需而生并倍受社会关注的“新工科”,就生动地反映多学科协同处理复杂动态情境、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教育理念的广泛社会需求根基。交叉与融合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特征,同时也是重大工程科技创新的突破点,“海燕”水下滑翔机、用于“天宫二号”的“在轨脑-机交互技术测试系统”、保障大坝长期安全运行“智慧”大坝技术体系等都是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本科建设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应更加尊重人发展的整体性规律,增加培养体系的“选择性”,多给学生一些“无用之用”,为学生的自由学习、自主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因此,坚守低回报长周期的“全人”教育理想,是本科高校校长对教育的至善追求。

二、构建制度:凸显教学价值

20世纪末起,中国就高度重视高校的本科教育质量问题,连续组织开展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水平评估、审核评估等本科教学系列质量监控活动,系统地制定并实施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卓越人才计划等质量提升系列制度,“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的提法在各级文件中频繁出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的共识在高教界早已形成。然而,在实践中,本科教育仍然常被大学自觉或不自觉地置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位置。动摇教学中心地位的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现行过于看重指标的高校评价机制。由于教学和人才培养不容易量化,在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等直接关乎教师利益的事项上,“发文章”和“拿项目”就成为实际上的最大“绩效”,不少研究型大学还把“要么发表,要么走人”作为通行规则,这无疑对教师产生无形的压力。一项对教师投入调研显示,目前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对科研和教学的投入比例为7∶3。与科研不同,教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量化风潮和科研“内产总值”环境下,如何从制度上保障科研与教学的有效融合,让“教书育人”成为引导教师倾心教学的“指挥棒”,是本科高校校长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以本为本,是由本科教育的属性和地位决定的。目前,中国本科院校大学毕业生中本科生占比为87%,这意味着国家每年新增的高学历劳动者中有将近九成是本科教育培养的。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大学生毛入学率将达到50%,本科教育对国家新生劳动力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可以说,本科教育已成为直接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力量,对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政策。本科高校校长要为一流本科教育建构“硬制度”,建立凸显教学价值的本科教育评价机制,以此作为撬动整体机制的改革支点。一是实施教师分类制度改革。设置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双轨道,尊重教师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客观需求,打通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之间的壁垒,制定差异化的岗位条件和评价标准,使评价制度充分体现不同岗位考核评价导向的针对性、指标内涵的科学性、工作业绩的等值性,不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教师。同时,充分认识科研与教学的“源”和“流”关系,通过柔性确定不同职称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鼓励青年教师更专注于科研,先成为“学术研究者”,为提高执教能力打下基础;引导和要求教授名家更多地为本科生上课,使其成为青年学子的“学术人生引路人”。二是强化教学过程性评价。以激励为核心理念,凸显教学的“质”,对包括课程创新、课堂品质、课后支持、实践项目等在内的教师教学全程工作给予公平立体的评价和支持,充分体现教师教学付出的差别性。

此外,强化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关注的焦点不能仅仅集中于教师的教学表现上,还应注意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获益及改变。三是改革薪酬和职称晋升机制。在薪酬和职称晋升评价中,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硬要求”,参照国际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学校主管拥有高级职务聘任关键投票权”“对教师科研和服务提酬设定严格上限”等强激励和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发展与教学弱相关乃至负相关的状况,保障乐教、善教、研教的教师享受应有的学术地位,确保教师在时间、精力上的投入得到合理回报。

三、营造氛围:建设教学文化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发端,也是大学职能之首。遍览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均普遍重视本科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回归教学已成为当今的国际大趋势。“办大学就是办氛围”,本科高校校长要引导“教师回归潜心教书育人本分”“学生回归刻苦读书学习常识”,除了在评价机制“硬制度”改革上动真格,还要精心营造教学质量文化、教学学术文化、教学荣誉文化的“软环境”。

(一)建设教学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是一所成熟的大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持续内趋力,是一所大学主动自律自省、不断追求高质量“教”与“学”的价值基因。正如王建华教授指出:“文化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文化决定质量,质量是文化的结晶,只有通过先进的质量文化才有可能生产出优秀的产品,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在管理越来越精细化的时代,面对复杂性强、不确定性强、创造力强的教学活动和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师生主体,本科高校校长要更加重视教学质量文化中教学管理的“服务”内涵,积极组建高效的本科教学服务机构,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求出发为教学提供支持性服务。

现在各高校都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中心可以组织大量灵活而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服务活动,深入教学各个环节开展教学培训、评价和经验分享,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高校教学文化的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本科高校校长要勇做直面时代问题的改革先锋,紧紧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积极探索增加大学本科学业挑战度、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实施本科阶段学业淘汰分流机制的科学方案,通过严格的质量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扭转“松弛的大学教育”的社会刻板印象,培育“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教学质量文化。

(二)建设教学学术文化

教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有创造的教学是学术保持繁荣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品质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知识渊博,更需要教师把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当成一门学问来研究。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称:“本科教育是一个‘黑箱’,没有人知道其质量究竟发生了多大的改变。正是因为大学教师对教学敷衍了事,才导致本科教育陷入了如今不尽如人意的境地。”可见,敷衍、一成不变、低水平的教学对于本科教育而言是具有致命伤害的,早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者们的共同反思。1990年,博耶在《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中对学术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将教学列入学术,提出“有灵性的教学会保持学术的火焰长燃不灭”。本科高校校长要在制度设计中将教学创新纳入学术评价的整体体系,营造尊重教学创新、承认教学学术价值、提升教师教学声望的教学学术文化,赋予大学教师职业的学术性。

(三)建设教学荣誉文化

本科高校校长要在大学确立一种导向,让杰出的教学型教师和刻苦读书的学生有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这方面,国内高校已做大量的有益探索。北京大学设置了学校教学的最高荣誉——“卓越教学奖”,清华大学从去年开始评选“清华新百年教学成就奖”,武汉大学在职称评审中单列“教学型教授”,浙江大学和四川大学均设置了最高达100万元/人的教师荣誉奖项。此外,复旦大学发布了《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从去年开始实施本科荣誉项目,以富有挑战性的荣誉课程和高标准的科研实践为核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完成项目的学生授予本科荣誉学位,给予他们“最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的激励。

四、探索路径:协同育人机制

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目标要切实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才能真正发挥大学的“软实力”。本科高校校长要把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一流本科建设的具体改革举措,紧密对标新时代《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新要求,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抓好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例如,践行“全人”教育理念,注重价值引导,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引导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建构跨领域思维体系,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推动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强化“科教融合”,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构建教学和科研协同育人创新机制,使科研成为学生学术思维锻炼的平台,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深入探索书院制、弹性学习制度等改革,推行完全学分制,精简必修课程门数,增强课程挑战度;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大规模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智慧教室建设,通过“互联网+”新教育生产力推动高校本科教育实现质量提升;紧密对接学科前沿、行业产业企业需求,深化校企、校所、校地协同育人培养改革,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必须特别强调的是,新时代所强调的“本科教育”不同于过去常谈到的“本科教学”,它不是教学管理部门的单一职责,而是涉及学校全面工作的系统工程。

高校中各个职能部门根据所承担的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氛围育人的不同职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应该说,高校没有与本科教育无关的单位。一所大学的价值观能从各个部门的每件小事中体现出来,而且,这些小事往往比学校高层宣传的政策更能传达学校的价值观。可以说,校园里的每块石头,都应该有教育作用。本科高校校长要凝聚全校合力,统筹谋划,致力于完善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教学科研协同、资源共享协同、管理机制协同的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从而确保学校注意力真正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真正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首先在本科显现。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笔者认为,大学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理想主义的事业,没有理想主义精神,将无法在现实的种种矛盾困惑中坚守自己的执著。

本科教育是高投入、长周期的慢变量,本科教育改革知易行难,更需要大学校长保持教育初心,满怀激情坚守价值理想,守望教育,静待花开。/贺祖斌(广西师范大学校长)

文献来源:《现代大学教育》2019.3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

坚持以本为本,推动四个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推进“四个回归”。笔者在办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应努力推动“四个转变”,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型升级。

  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有调查显示,在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师生互动、教育经验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这五大与教育过程相关的可比指标中,对学生收获影响最大的是师生互动。

  马克思认为:“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我建构学习内容、培养和训练学习方法将成为未来学校的主要特征。

  教育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一是实行学生为中心的学分制改革,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学业生涯。真正的学分制以弹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二是统筹推进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国际化。一方面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要推动实现能力教育、人文素养熏陶、科学精神训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国际化视野培育的协同融合。

  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和唤醒学生创新、创造、创意的激情与潜力,而非仅仅停留在知识训练层面。只有教师在课堂中激发学生们创造力的火花,才有可能充分点燃学生们的智慧火焰。在传统的知识训练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围绕怎么教下功夫,注重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的积累,而较少着眼学生未来成长,去关注学生应该怎么学,这对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着眼于培养优秀教师和杰出学者,着眼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根本上去跳出原有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施“课堂革命”。这种革命,就是要以“教得好”为手段,以“学得好”为评判,逐渐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实现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一是推动职称评审方式革命。可以探讨将教师分为科研型、教学型、产业型等类型,教得好、不写论文一样可以晋升教授,鼓励和引导教师站好三尺讲台,把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二是要推动教学方式革命。我们把教师创新作为“课堂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翻转式等新型教学模式,支持教师打造立体的、线上线下结合的课堂,把教师教的独角戏变成师生大合唱。

  以供给为中心向以需求为中心转变

  当前高等学校内部的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人才培养治理提升的最大障碍:一方面,传统的学院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制约内涵发展;另一方面,高校供给体系与经济社会及学生成才需求不配套。因此,强调供给为中心向需求为中心转变,就是要从高校自身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关注内在需求,为打造内涵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一是以学科调整、专业优化、课程再造为抓手,通过关停并转、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打造本科专业的升级版、学科学院布局的升级版。二是以“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等系列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牵引,以强化交叉融合和专业认证推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通过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其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体两面,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广覆盖、全过程、普受益、可持续。

  以投入为中心向以产出为中心转变

  所谓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实现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改善。因此,我们既要强调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教师教学投入的考核评价,也要关注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获得同比改善。过去,我们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往往侧重于教学工作量、学生评教的显性指标,而较少与人才培养效果挂钩。显然,人才培养效果是更应该长期关注的主要指标,但同时也存在不易考核,尤其是针对教师个人考核较为困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问题,这也正是新一轮学科评估重点强调的引导性政策指向。这就需要高校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作出相应调整:一是树立人才培养的结果导向。提高学业的难度、深度、挑战度,让学生能够学到真本事,强化过程教育、过程考核。二是通过“四率”“五才”检验效果。走出校门看“四率”,即毕业率、就业率、考研率、出国率;踏入社会看“五才”,就是看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服务工作的五类人才的成长、发展与贡献情况。

总起来看,推进“四个转变”是我们有效应对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必然选择。我们既要服务现实,更要创造未来,通过推进“四个转变”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文献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8.19

“以本为本”突破口何在

中国正在实施的“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掀起了中国大学新一轮发展的竞争,既给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也提出了现实的挑战。2020年2月,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下发通知,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来着手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开启了一个教育评价“后SCI时代”。对于一所大学来讲,要坚守教育初心,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回归大学教育的应有本位。

回归语境本位。大学的生成是有语境的,总是带有特定的国情本位和历史文化底色。中国现代大学诞生时,有的固然参照或移植了西方大学的办学模式,但不是西方大学简单化的翻版。西方大学多以“知识”教育为取向,而中国大学大都是“德”“智”并重。比如,清华大学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追求“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北京师范大学指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等,这些校训都带有鲜明的中国历史文化特色。金耀基倡导的办华人大学理念,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实践,都是在有意识建设国际性的华人大学,并使中国文化的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

回归育人本位。尽管大学的职能在不断拓展,但大学最核心的职能是培养人才。与西方大学的“知识”取向不同,当代中国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守“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立校的根本任务,以“为国育才、为党育人”为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人的全面发展”和多维潜能的开发,坚持求真、向善、尚美相统一,实现知识拓展、技能培训、思想升维、理性启迪、人格养成的平衡协调发展,培养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育人为本,为师者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要坚持“经师”与“人师”相统一,既教书又育人,既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当好人生导师,做好思想引领、价值培塑工作,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回归教学本位。德国教育家洪堡倡导并实践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学理念,被人们认为是现代大学兴起的重要标识。科研对一所大学来说的确很重要,因为科研决定大学的学术水平。但大学毕竟不是专门的科研机构,大学的主业是教育教学,尤其是本科教育教学。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守“以本为本”的办学理念,把本科教育作为办学的基础工程来抓,把办学资源、办学力量向本科教育倾斜,着眼知识社会和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要求,以打造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理科、新文科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的教育链,基础和底色在本科。没有好的本科教育,也不会有好的研究生教育。

回归学术本位。大学是学术研究的殿堂,知识分子集聚的知识社会,以探索知识、追求真理、启迪智慧为旨归,不能以行政管理或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式来办大学。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是因“学”而存在,学生、学者和学术也是大学立校的基石。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守“以学为本”的办学理念,保持大学“学者共同体”的本色,以探索知识、揭示本质、启迪智慧、追求真理为旨归,力戒以实用主义心态对待学术研究。学者做学问当然离不开实用,但不能唯功利去做学问,只有心无旁骛、潜心向学、矢志不移才能出真正的科研成果。

回归文化本位。大学本质上是文化机构,文化也是一所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有形的校园固然重要,无形的办学理念、大学文化和学术氛围更重要。回归大学本位,要摆正“求道”和“求术”关系,坚守“以道为本”的办学理念,彰显大学的文化本质、文化特色和文化功能,追求“有灵魂的卓越”。大学是思想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也是交流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窗口,是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的重要摇篮。不论是什么学科、专业的大学教师都需要相应的文化底蕴。大学校园里的学者包括管理者,应以“文化人”的社会良知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学术研究、行为品行引导教育学生,并通过大学的思想文化优势来引领社会,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神圣使命。

回归师道本位。大学之大在“大师”不在“大楼”,这是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提出来的办学理念,早已成为高校办学者普遍的共识。只有“尊师重教”的大学,才能真正成为一流大学。中国历史上的“西南联大”办学条件极其艰苦,可以说赶不上现在的任何一所大学,却云集了灿若群星的学术大家,谁又敢说这所大学不是当时中国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呢?回归大学的本位,就是要坚守“以师为本”的办学理念,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学立校最基础的工作来抓,大兴尊师重教之风,重振“师道尊严”,坚持“经师”与“人师”相统一,打造品学兼优的一流教师队伍。

回归特质本位。特色是大学的立校之基、生存之道,也是发展的根本出路。无论办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大学,即便是办综合性大学,跟着别人的办学模式走,没有自己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只能沦落为别人的附庸,永远成不了一流大学。要坚守“以特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立校、固本开新”的个性化发展道路,在办学理念、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科研优势领域、社会服务面向和大学文化建构上,都要打造和彰显大学本我的鲜明特色。

回归智识本位。大学教育不同于常识性的基础教育和专技型的职业教育,特殊之处就在于大学是以“智识教育”为取向,以启迪学生追求真理、“转识成智”为目标,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知识和“爱智慧”。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要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知识传授和专业训练固然重要,但综合素质养成和学生潜能的开发更为根本。要坚守“以智为本”的办学理念,回归大学“智识教育”的本位,积极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要注重引发、唤醒和培养学生的向学意识,自觉地关注自然、尊重生命、崇尚知识、涵养境界、理性生活,使人的智能潜力得到开发,真正实现“自我生长、自我推展、自我检测、自我批判”,为自我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基。

总之,大学只有牢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回归大学教育的本位,立足国情实际,彰显大学特色与功能,坚守正确的办学理念并付诸办学实践,才能使大学的改革发展不偏离正确的方向,真正做到“固本开新”“守正创新”“推陈出新”,始终保持大学教育发展的固有本色和不竭动力。/席岫峰(吉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文献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6.8

实践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本为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坚持将本科教育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将课堂教学作为本科教学改革主战场,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巩固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

  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引领通专融合培养。按照“拓宽基础、加强融合”的思路,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面向本科生开设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选修、教师职业素养、实践与创新创业共四大类、5000门次课程。深入实施“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等,不断推进本科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建设通识教育课程155项、新生研讨课程100项、教学方法改革课程32项、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52项、慕课课程51项、教师职业素养精品课程17项。

  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制定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出台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成立通识教育课程专家委员会,加强对通识课程的建设管理。完善课程审核机制,细化审核标准,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参考资料选用等进行两级审核,坚决杜绝“水课”。严格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修订人才培养一般业绩奖励方案,加大对“教授上讲台”指标的调控力度,加强对院系教学指标的考查。以高水平知名教授和教学名师为引领,以科研学术骨干为核心,打造叫好叫座、有示范意义的“金课”。

以信息化手段为抓手,激发课堂教学改革活力。基于“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互动讨论学习、远程协作、教育实训等多类型的智慧教室,以空间规划带动教学创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推进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程、混合式教学等改革,推动教师角色转变和学习方式变革,提升课堂教学的不可替代性。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有67门课程列入慕课建设计划,41门课程在各平台开放。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2019.2.28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坚持三个面向建设21世纪世界一流本科教育

——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教育十项改革探索

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供给的重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需的强烈的专业化工具取向和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型大学必须回答的命题。西安交通大学面向未来、传承创新、勇立潮头,坚持“三个面向”,主动回答这一命题,于2016年12月24日成立本科生院,迈出了面向21世纪培养一流人才的重大改革步伐,开辟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新探索。本文简要介绍西安交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一、21世纪我国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使命

教育是什么?曾任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主席的James J.Sheehan教授在回顾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的实践后指出:“教育是一个在受到周围不断变化的世界影响的校园内发生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进行的,没有止境的对话的过程。”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提供合格建设者和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的双重任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始终重视本科教育,并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通过主动调整,提高本科教育的适应性和前瞻性,始终站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前列。

2006年,哈佛大学在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改革的成效后,将本科教育的关注点转向海外学习、第二领域,通过新的通识教育计划取代核心课程,于2013公布了新的通识教育课程方案,力图使学生在大学时代的课堂学习与后大学时代的生活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斯坦福大学在回顾和反思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学生和世界发生的变化后,于2012年发布了“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研究报告”,对21世纪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进行了修订,提出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专业课学习,还要包括宿舍生活、海外学习、社区服务、实验室实验、体育、实习或团体学习,关注所有涉及学生学习或成长的方面,鼓励学生培养审美和解释性探究、社会调查、科学分析、形式推理和定量分析、探究差异、伦理和道德推理、创意表达等7项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在取得直接、有用的成功的同时,创造更具创造性、责任感和反思力的生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的挑战,成为未来世界的公民和领导者。

耶鲁大学则提出,本科教育是学生探索和运用好奇心、培养和发现新的兴趣和能力的成长阶段,学校努力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协作和鼓舞人心的环境,培养学生具有高度智力,具有从事有意义工作的价值观和知识,激发终身学习的热情,促进后大学时代成功和有意义的生活。可见,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一流大学对本科教育的认识,逐渐从关注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深度转向关注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应对未来不可预测环境的适应学习能力,特别注重学生价值观塑造、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的关键时期。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以此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不仅要对标国际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从世界视野关注中国本科教育,还要考虑中国特色、能引领世界的东西,逐步建立中国主导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为世界一流本科教育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是面向21世纪中国本科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深化本科教育管理改革,理顺体制机制,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1.当前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高等教育实现规模跨越式发展之后,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本科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功利化现象仍比较普遍,“钱学森之问”拷问着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使命和担当。回顾和反思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相比较,目前我国本科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价值导向出现偏差,工具化倾向严重。在应试教育强烈导向下,忽略了学生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忽视了学生品德、人格养成教育。(2)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强调专业化,导致学生知识面窄,人文底蕴和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3)教学内容陈旧,课程体系过于僵化。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课程体系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统一,学生选择自由不足,培养的学生如同工业流水线上的“标准件”。(4)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传统。片面追求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能力培养;教师缺少从教学内容和课程类型特点出发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动力,没有及时引入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师生互动不足,单声道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思维和反思能力。(5)教师评价方式不利于教师潜心教学。在重科研、轻教学导向和评价体系影响下,教师不能潜心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难以把教学工作真正放在首位。

2.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十大举措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在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整合学校本科教育资源,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理顺本科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本科教育管理模式,建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增强面向师生的教学服务功能,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本科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学校本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西安交通大学于2016年12月正式成立本科生院。这是学校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不忘初心,传承优秀,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为思路,坚持三个面向,继承发扬建校120余年来本科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丰硕成果,直面我国大学建设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重大使命,开展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旨在破解学校教书育人管理碎片化、教师教学投入不足及教学效果绩效评价不合理、基层教学组织不实等问题。以成立本科生院为契机,学校围绕本科教育全过程、全环节,通过十大举措建立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建设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新路径,努力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1)坚持立德树人,树立正确的育人质量观。

质量观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导向性和引领性。学校提出并坚持“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本科人才。“品行”指学生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担当精神;“知识”指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力”指学生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思维”是指学生应具备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和思想动力。学校强调抓秩序,按规矩办事;抓内涵,按规律办事;引进和培育一流师资,招收一流学生;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做好“夯实综合基础、强化实践创新、加强国际联培、拓展综合素质”四项关键任务,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扎实基础、科学素养、全球视野、求实创新精神的,能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的优秀人才。

(2)因材施教,创办钱学森学院。

钱学森学院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方法、师资改革的特区,旨在运用钱学森教育思想(即大成智慧学、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科学与艺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论)破解“钱学森之问”,改变当前本科教育中存在的同质化、工具化倾向。学校还与中国航天集团各研究院合作,成立航天“菁英班”,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方法,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创造不设天花板的成长和学习空间,为中国航天、国防科技领域持续培养优秀领军人才。

(3)夯实基层,破解基层教学组织空心化问题。

专业是本科教育的基础,系是进行学科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和教师教学科研的共同体。面对基层教学组织空心化现象,学按照一级学科建系,赋予系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及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学位评审等方面的基本职能和权力。通过优化整合,学校将全校原150多个系整合成新的55个系(其中13个为院系合一),打通了教育教学“最后一公里”,夯实了人才培养根基。

(4)大类招生,适应国家高考新政策。

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招生考试改革新政策,在校内实行按大类招生,以招生制度改革倒逼学院、系和教师。按大类招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如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哈佛学院)将全部学科划分为艺术和人类学、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和应用科

学等门类,于20世纪70年代起允许学生在不同领域选课。西安交通大学经过认真分析,根据学科特点、培模式和毕业生去向,将学校现有80多个本科专业归为工科实验班(机类)、工科实验班(电类)、理学类、经管类、医学类、人文类、外语类等7个大类和数学、物理、生化、计算机等7个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进行大类招生,允许学生和院系双向自主选择,最大范围内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愿望,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课的机会和空间。

(5)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新体系,将本科教育分为基础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个性化模块学习及毕业设计三个阶段。哈佛大学校长Drew Gilpin Faust曾提出,大学绝不能让学生追求谋生手段的浅层需求超过对追求有价值生活的渴望。通识教育的目的正在于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以适应未来不确定变化的需要。学校特别重视通识教育的作用,努力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学科交叉性、知识深广度适中的通识课程。同时进行顶层设计,实施基础教学组织与团队建设工程,通过选派教师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进修与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逐步放开学生自主选课和选择教师;开展大班授课、小班辅导;实施“教考分离”,大面积基础课采取第三方命题与评测;建立过程累加式评价体系,制定专门基础课程教师评聘与考核办法等,引导教师将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夯实基础课的同时,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建立“本硕贯通”的课程体系。

(6)教书育人,破解管理碎片化。学校成立本科生院不是简单的架床叠屋,增加管理层级。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院和国内其他高校本科生院的不同之处在于,实现了教书育人两大系统(教学行政系统和学工思政系统)的有机融合,通过统筹本科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重组本科生管理和服务机构,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在通识教育阶段,学生不分专业,按大类培养,辅以“辅导员+学业导师”全程指导;完成专业分流后进入专业学习阶段,辅以“辅导员+学业导师”,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7)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深化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新途径。

服务和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在现有12个国家级、20个省级、22个校级和59个院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投入3000多万元建了8个跨学科的实践创新平台。学校在工科专业实施“CDIO培养模式+ABET工程教育认证”,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专业技能和基本技能。学校还采取科教结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与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合作,引入优质资源,弥补自身短板,创办校企合作“菁英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8)一院一策,加速推进本科教育国际化交流。在中国工程院支持下,在教育部和陕西省政府指导下,为充分发挥学校牵头创建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作用,经中国工程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UNESCO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丝路培训基地”于2016年2月27日在西安交通大学成立,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依托国内高校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程科技知识培训基地。依托这一基地,学校各院系分别组织实施特定专题培训,计划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培养模式每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1万名工程科技人才,加速推进本科生“送出去、招进来”双向国际交流。

(9)推动三项改革,夯实教学中心地位。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直接执行者,学校开展教师聘任、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将“指挥棒”指向教学,即通过提高学校绩效奖励分配中人才培养部分的份额,优化配置校院系三级教学资源;实行教师教学评价与绩效关联分配,实现优劳优酬;充分考虑教学效果、选课人数、课程地位与性质等要素,实施绩效与经费后配给奖励制度,将人才培养贡献率作为教学经费、本科和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等的主要依据,从而夯实了教学中心地位。

(10)建立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

课堂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平台。学校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集中改造建设了一批智能化教室,通过自主研制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实时采集学生评教、督导评教、管理人员巡教、第三方评教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实时录制课堂教学视频;进行到课率、抬头率等的分析统计,实现了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四个转变,即从模糊宏观向量化精准转变、从每学期两次定期向常态持续转变、从部分随机向全面覆盖转变和从事后评价向实时动态评价转变。平台的使用有利于精准把握学生喜欢或希望上什么课?学生去哪儿了?最喜欢的老师是谁?同时为及时发现问题课堂,实现精准督导,及时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营造师生共同敬畏课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述改革举措,有的已经实施,有的正在启动。实践证明,这些改革举措对提高学校本科教育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如学校2016年3290名应届本科生毕业中,2242人取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其中1739人考取国内名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503人到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比例超过68%,比2015年提升5个百分点;214人赴西沙、酒泉、马兰等国家关键急需的岗位建功立业;678人进入各类企业工作,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满意度高。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西安交通大学始终秉承兴学强国的办学宗旨,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本科教育创新改革,坚持立德树人中心不动摇,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守正创新,坚持“三个面向”和“四个服务”育人方向,弘扬“西迁精神”,扎根西部,服务国家,努力建成具有交大风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郑庆华

文献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

江苏海洋大学:创新构建“五育并举”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江苏海洋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扣新时代要求,坚持以课程思政赋能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进教育理念、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管理制度系统性重塑,创新构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推进教育理念更新

学校制定实施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见,坚持将课程思政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学校推进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成立课程思政专家指导组,编制《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指导手册》,设立专项教改课题,建设31门思政示范课。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有效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以德为先,德业兼修”的全面育人观不断确立。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成功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浸润式教育模式,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服务国家区域战略

加快专业结构调整

学校按照“需求导向、规模适度、特色优先”的原则,加强专业动态调整。一方面,对接区域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加快布局“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专业,把好专业入口关,陆续增设了机器人工程、药物分析、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一批契合产业需求的新专业;另一方面,完善专业退出机制,基于年度专业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先后对不符合办学定位、社会需求不足、办学条件薄弱的9个专业停止招生。目前,学校共有17个专业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项目,其中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海洋主线、理工主体、人文基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不断完善。

重构新版培养方案

完善课程育人体系

学校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新要求,按照OBE理念和国家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与专业认证要求,全面重构人才培养方案,重塑对学生价值观念、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具有清晰映射关系的一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新版培养方案进一步压缩了课内总学时,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海洋知识教育等通识教育改革。体育课开设龙舟、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和游泳课,将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纳入毕业审核要求。配套出台了美育和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创新打造“1+N+X”劳动教育课程,初步形成了“五育并举”多元特色化育人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学校牢牢把握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点,明确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各环节。在教学方式上,积极打造智慧化教学环境,全面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倡导把方法教给学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探索。作为全国首批学生返校复课的高校,保证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工作双落实。在考核评价上,推行多样化、过程化考试改革,倡导把方向指给学生。创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着力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助力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

健全教学管理机制

强化培养过程管理

学校全面梳理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修订)“教师本科教学工作奖励办法”“基层教学组织设置与管理办法”等教学管理制度文件60余个,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推进教学工作校院二级管理,强化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依托学生管理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强化学生学业过程管理,继续实行“蓝、黄、橙、红”四级学业预警机制,切实提高学业挑战度,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深度挖掘海洋文化思政元素,开发海洋教育校本课程,举办海洋知识竞赛、海洋科技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海洋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4.9

北京邮电大学坚持“以本为本”努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北京邮电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本科教育为根本,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新工程教育体系。坚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全面深化改革、整合各方资源、夯实育人力量,确保立德树人落实落地。探索建立思政、科研、创新、产业四个维度与教育相融合的新工程教育体系,以思政为引领,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突出专业课程的育人导向;以科研为驱动,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本科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以创新为抓手,将“双创”教育融入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破壁效应”,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以产业为导向,增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进一步深化学校专业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性转变。

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程与教学质量。精心设计打造“金课”,研究制定《“高新课程”建设规划》,按照“注重理工结合、坚持科教融合、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建设理念,设计课程思政类、研究型课程类、线上课程类、虚拟仿真实验类、创新创业实践类五大课程类型。将“高新课程”融入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各专业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课程大纲进行调整和修订。建立健全“高新课程”立项评审指标体系、建设指标体系、教学质量学生评价体系和专家评价体系等环节,推进立项“高新课程”245门,编写完成“高新标杆课程”15门。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引入5G、混合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实现沉浸式、远程交互等特定教学场景,涵盖互动研讨型、“5G+全息”远程互动型、“5G+虚拟演播”和VR特色型、学科特色型等多种类型。

巩固优势学科,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巩固学校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联合创建“北邮—华为”学院,设立试点班,建设33门实践类课程,组建“导”“学”联合创新团队,推进重点科研项目合作,构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体系。与10余家行业企业联合建立产学研研究生培养基地,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管理有序、运行稳定、成效显著的专业实践平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优化专业布局,增设“金融科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网络与新媒体”“智能交互设计”4个本科专业。建立“聚焦志趣、跨界创新、传承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突破传统学院、专业的单一培养局限。开设突出交叉的创新创业辅修专业,以项目为驱动,建立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能机器人、宽带通信与光电科技四个研究方向,建设跨学院、多专业教师共同授课的双创交叉课程,推动实现人才培养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融合转变。


应对疫情挑战,强化“双线”教学保障。积极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挑战,制定《线上教学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实施“线上+线下联合教学管理”模式。依托自主开发的VR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线开设理论课713门、实践课144门,开课率分别达到96%、92%,真正实现居家不停学、实验在线做。强化组织保障和应对突发情况能力,及时总结经验,做好教学方案备选项,组织各学院整理线上线下教学案例,分析线上教学亮点与难点,梳理课程类型与开课形式,加强成功案例分享与教学人员交流,促进优秀案例复制与教学模式创新。健全线上毕业答辩流程,完善毕业设计(论文)“一生一策”方案,着力解决上网困难学生、境外学生的实际问题,确保一个学生不掉队。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2021.4.26

 

 

 

 

 

 

———————————————————————

主编:任慧平 杨海燕       

编辑:杨朝霞                   

联系电话:5954390

出版日期:2021512

————————————————————校内资料

关闭窗口